一样的中秋
别样的精彩
——长乐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展
“基于儿童视角的中秋系列研讨”活动
年的中秋前,长乐区教师进修学校幼教室和办公室的老师们收到一份来自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自己创作设计的别样中秋活动邀请函。
9月25日上午,长乐区教师进修学校六位教师接受小朋友的邀请,前往长乐区实验幼儿园参加中秋节活动。在一楼大厅两侧是中班小朋友“迎中秋”主题画展——月亮的猜想。实验幼儿园邹巧萍副园长从剪影作品《瞧!这就是我!》、主题画《想到月亮上》、纸盘线描画《月亮上的我》这三个篇章向我们介绍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对中秋节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表达。
在操场的一角,大班年段的演出要开始了。老师们带着孩子们设计的邀请函,在大班幼儿检票员的引领下入座,和孩子们一同欣赏他们精心准备的节目。节目精彩纷呈,孩子们大胆表达着自己对中秋节的来源、习俗等方面的理解,那一张张自信的笑脸,告诉我们:中秋节的活动,小朋友是可以自己来设计和表演的!
演出结束后,老师们到每个班级参观,孩子们呈现的作品、聊天的话题、制作体验等方面都让我们感受到实验幼儿园老师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这个别样的中秋活动课程是如何孵化出来的呢?原来实验幼儿园作为长乐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基地园,正在幼教教研员的引领下开展“基于儿童视角的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这次的中秋节活动是让老师们尝试将传统节日融入到课程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长乐区教师进修学校基地园的研讨现场吧。
陈兰青主任
中秋节是幼儿园每年必过的节日,怎样基于儿童视角将中秋节活动融入到课程中?接下来请大家谈谈,通过阅读绘本和观察生活后,你们是如何引导孩子们通过:1.关于中秋节你想了解什么?2.关于中秋节你想做什么?这两个话题来展开讨论,你们捕捉到的孩子的兴趣点是什么?
我班上孩子对月饼的形状、味道、各种材质、花纹感兴趣。
实验园教师
实验园教师
我是组织小朋友阅读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绘本后,发现班上小朋友对绘本里面的角色挺感兴趣的,知道表演这个故事需要八个角色和三个场景。在他们决定表演这个故事后,小朋友就开始准备设计制作道具了。
小朋友们发现月亮不一定都是圆的,他们说有的时候我看到的月亮是弯弯的,有的时候是半圆形的。小朋友们对月亮变化的话题特别感兴趣。
实验园教师
陈兰青主任
那我们可以循着孩子的兴趣,提供一些相关的绘本来了解月相的变化,引导孩子们用多种方式来演绎对月相的了解。
我班上孩子是对绘本封面上嫦娥的服饰感兴趣,女孩子很喜欢那种仙气飘飘的衣服。我在想是不是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进一步提供各种服饰的图片或实物让孩子们开展相关的美术活动,比如设计、制作等。
实验园教师
实验园教师
今天给孩子们播放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视频,孩子们对玉兔特别感兴趣。我就马上搜索了玉兔的相关视频,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就自发在美工区里面用超轻黏土做了各种各样的玉兔。
跟孩子们商量,可不可以为中秋节活动设计一个Logo?让他们带着这样的一个任务意识,进行玉兔形象、材质运用等方面的表达和设计。那么接下来老师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兔子、查找图片资料等方式开展活动。
……
陈兰青主任
一次关于中秋节的课程就这样开始了,一个话题,多种思考,可以引发师幼互动的多种可能。